图书馆馆藏识别方式从条码转换成RFID无线射频识别,梳理了庞大的馆藏,厘清了多年来积累的数据问题,实现了开架书刊统一标签管理,馆藏可见度明显提高。有别于其他只针对流通图书做RFID的加工处理,中大馆实现了流通书、报刊、除古籍碑帖等资源外特藏文献的全部加工,推动了中大馆图书流通和馆藏管理智能化业务流程的变革。同时,将安全和借还流通集于一身,取代了传统的“条码+磁条”模式。从操作上看,利用RFID技术可以同时完成多本图书的借还,读者凭借有效借阅证在自助借还机规定区域即可完成借还,方便快捷。如今,中大馆图书外借率、预约成功率明显提高,95%以上图书实现智能化自助服务,并已成为流通服务的主要模式。随着RFID建设的推进,搭建RFID系统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、预约书柜等智能设备将图书馆服务延伸至馆外,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场地、延长了图书馆的服务时间。相较于传统人工服务,简化了工序、节省了时间,提高了工作准确率和完成度,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图书借阅量,保护了读者隐私,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难题,RFID系统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得到馆员和读者的普遍认可,推动图书馆基础业务转向智能便利的智慧化服务。